2007年3月23日 星期五

頭炮活動:公民教育與影像藝術欣賞工作坊

主辦:影行者

日期:第一期:28/4; 5,12,19,26/5;第二期:2,9,16,23,30/6(星期六)

時間: 晚上7-10pm

地點: 旺角 (待定)

名額: 十五人
費用: 每人$600
對象: 中學老師及社會工作者優先,亦歡迎其他朋友參加
上課方式: 由於第一期與第二期的課是相同的,各位學員可以在第一期的稍後期間加入,然後在第二期的首數節課中補上

宗旨:

[影行者]是一個關注藝術與社會之關係,致力推動藝術普的藝術團體. 這個工作坊的目的,是希望向老師們介紹電影,錄像和媒體藝術與社會的關係,鼓勵和協助老師在教學中透過影像藝術與學生一起探討社會議題,啟發新思維.

工作坊內容簡介

一) 性別教育與電影
性別平等近年來引起一同議題之社會爭抝, 本節為大家簡介如何使用不同的社會分析,重新審視主流電影節的性別意識.

二)基層大眾與電影
香港電影已越來越少真正描述低下層生活,但這卻不是電影發展史中的常態, 這一節為大家簡介六十年代以來歐洲,亞洲,美洲大陸上描述低下層故事的電影,以及簡介導演的不同社會觀念如何帶來不同的拍攝手法.

三)紀錄片與口述歷史 :
簡介各種類型的紀錄片的理念及手法,包括評述式紀錄片,觀察式紀錄片,互動式紀錄片,參與式紀錄片等等.

四)實驗電影與新媒體藝術 :

簡介六十年代紐約格林尼治村的激浪藝術運動,藝術觀的發展及在其影響下開展的實驗影像藝術,以及近年的發展.


五)影像藝術與社區發展:

簡介近年多人嘗試的社區藝術發展工作背後的理念,包括有香港的舊區更新電視台; 台灣的全景影像工作室; 澳洲的Information and Cultural Exchange

導師簡介:
李維怡 (錄像藝術工作者/文字工作者/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碩士)
岑卓熹 (紀錄片藝術工作者)'
梁偉怡 (香港大學校外進修課程講師)

網頁: v-artivist.blogspot.com
報名: v_artivist@yahoo.com.hk
查詢: 61897436

建議參考書藉:

紀錄中國--當代中國新紀錄運動 呂新雨 三聯書店

1963年的格林尼治村 薩利.貝恩斯著 華明等譯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

基耶斯洛夫斯基談基耶斯洛夫斯基 D. Stok (Ed) 施麗華 王立非譯 文匯出版社

小川紳介的世界—追尋紀錄片中至高無上的幸福 小川紳介 著 遠流出版社

否定的美學 楊小濱 著

影行者--我們是誰

影行者是帶著影像藝術修行/行動的人

藝術是每個人自我創造的一種活動,是每個人反思自己與這世界的關係的一種活動,這種活動應該存在於每個人的生活中,是一種基本權利。很可惜,我們見到當前的社會裡,有許多人被教育成「藝術不關我事」。


我們的成員,都是多年從事藝術創作和推廣工作的朋友,我們兩項中心美學思考為「把藝術的權利交還給人民」以及「藝術與社會密不可分」,並以及因此而延伸實踐的非「正 規」的工作坊、放映會、各種類型的影片攝製、網頁等藝術創作和推廣方式,希望鼓勵更多本來覺得「藝術太高檔而不屬於我」的人們去創作,把藝術創造的動力更確切地放 進更多人的生活中,同時,亦為本地藝術界尋找更多接受藝術工作者的社區和社群,為整體的藝術界拓展其受眾和創作人。

其實,一個人被奪去了原創的能力和機會,便不能好好地生活,但我們相信,基層民眾還是有許多創造力,但這些創造力,不被認為是“藝術”。而「把藝術的權利交還給人民」並不是由上而下地把創意「賜予」給別人,而是從每一個人的生活出發,找到專屬於他/她的創意,也同時找到專屬於本土草根的藝術動力。

(我們的網頁正在建設中,暫時以這個blog發放資訊)